夺得ATP达拉斯公开赛男单冠军之后,吴易昺在朋友圈里发了4张图:两张是自己带着德克萨斯州特色牛仔帽和奖杯的合影,一张是和对手约翰伊斯内尔的合影,以及一张兑现赛点后躺倒在球场上的照片。
“Job done for the moment,ATP250🏆。谢谢各位的信息,请继续期待中国男子网球。兄弟们,请与我一起努力🙏。”
就像在冠军发布会上和此前闯入ATP积分榜前100、跻身2022年美网男单32强时所说的那样,他总是会把自己的每一步都放在中国网球的大背景下,带着前人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领军人物的身份,率领中国男子网球走得更好、更远。
他和伊斯内尔的这场决赛开始于北京时间2月13日凌晨3点的比赛,结束时已经是6点了。
作为ATP排名更高来到过第8位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所参加的第31场巡回赛决赛。他拿到了其中的16场胜利,包括2018年的迈阿密大师赛。而排名97位的吴易昺则是首次闯入巡回赛决赛,实际上在巡回赛里他也只是一个“新兵”,上周才打完克利夫兰挑战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脚跟还没站稳的年轻人,在达拉斯掀起一股中国浪潮。
首轮他以2比1击败本土选手迈克尔莫,次轮2比0横扫3号种子、ATP排名第27位的丹尼斯沙波瓦洛夫,1/4决赛两盘淘汰ATP排名第63位的阿德里安马纳里诺,成为1995年首尔公开赛的潘兵后再次闯入巡回赛半决赛的中国大陆男子球员。
半决赛中,他以6比7、7比5、6比4击败头号种子泰勒弗里茨,职业生涯首次击败TOP10选手,也首次跻身ATP巡回赛男单决赛。之后,他在决赛中迎来了身高2米08的发球好手伊斯内尔。
首盘比赛双方都牢牢地守住自己的发球局,战至抢七后吴易昺以小分4比7告负。第二盘的情况和首盘如出一辙,这一次通过抢七笑到最后的是中国小将,小分为7比3。决胜盘又是抢七,最后时刻冠军点在两位选手之间不断游移,既有精彩纷呈的得分,又有出其不意的失误……他们的每一分都带动着现场和直播观众的心绪,最终吴易昺顶住压力,在自己的第4个赛点上成功兑现,以小分14比12锁定胜局。
凭借着这场胜利,获得250个积分的他让自己的ATP即时排名来到第58位,创造1973年有积分体系以来中国大陆男子球员的更佳排名。同时,达拉斯的冠军也让他成为1968年公开赛时代以来之一位夺得ATP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
“Wu hoo!”赛事官网用了一个谐音来形容吴易昺在这项赛事中的表现,非常契合他自己在前几轮赛后说的那段话:“我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和另外一位姓吴的球员搭档过双打,当时有球迷就喊我们‘WuWu’,听上去像是火车的声音。”
不过,这辆火车并不是一直极速前进。年轻的他经历了太多挑战和磨炼,曾经穿行于各种高山和低谷之间。
出生于1999年10月14日,中国小将在2017年位列ITF青少年世界之一,在当年的美网青少年比赛中包揽男单和男双冠军。纽约的比赛结束后不久,他就和团队登上飞往上海的飞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后连时差都没有倒,就出现在旗忠国际网球中心,参加ATP上海挑战赛的争夺。
意气风发的少年带着巨大的自信,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向ATP排名第62位的中国台北名将卢彦勋发起冲击。1983年出生的后者当时拥有29个挑战赛冠军,曾经在2010年温网战胜安迪罗迪克晋级男单8强,成为1995年温网松冈修造后首位打进大满贯男单8强的亚洲选手。
年龄只是对手一半吴易昺赢得了那场比赛的胜利。他在首盘抢七局中以小分8比6胜出,第二盘对手因为肩伤退赛。
从大满贯青少年赛事男单冠军到职业赛事的ATP挑战赛男单冠军,吴易昺只用了一周时间。不过,从之一个挑战赛冠军到第二个,他却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
过去的几年里,他遭遇过严重的伤病,经历了多次手术和漫长的康复过程。
在此期间,他听到了太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甚至因为恢复期的“身材走样”遭受到了body shame。好不容易养好身体,他又和众多球员一样遭遇了COVID-19疫情,不得不耐心等待再次出发的机会。
2022年1月,在墨西哥度假城市坎昆,带着1个ATP积分以及第1121位的排名,他在ITFM15赛事中首轮击败以赛亚斯特罗德,赢得3年来国际赛事首胜。在此之前,他职业生涯的更佳排名来到过第298位,是ATP挑战赛里的常客,也可以凭借外卡出现在ATP250、ATP500、ATP1000等赛事的正赛当中。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重整旗鼓时,伤病又一次找上门来。
“我刚开始出来之一场比赛其实还是特别紧张,因为很久没打了……”这种心态上的紧张导致他在第二场比赛中严重地崴到了右脚,脚踝的弯曲和变形程度跟A兹维列夫在去年法网的情况非常相似——因为这次伤病,德国人一直到今年1月的联合杯才正式复出。
脚踝的疼痛是钻心的,但更让吴易昺难过的是在国内待了那么久,之一次出来比赛就遇到了这么严重的伤势。“那个时候就忍不住会想:‘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我什么都没干啊,又要休息这么久。’”
他被动地“享受”了一次从墨西哥到美国航班提供的轮椅服务,然后在迈阿密技术教练的家里靠着拐杖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光。利用这段时间,他开始停下来思考,从那种“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的境况中走了出来,更享受这项运动本身。
“其实,过去几年我也忍不住会在脑海里回顾这些年所发生的事情,在旁人看来可能有一些很大的打击,例如在往上冲的时候突然停下来……但人生就是这样,无论好坏都是经历,它们让我可以回到校园去上课,去思考很多,从而在精神上松弛下来,在行动上依然保持积极的态度。”
谈到那些过去因为期待他而觉得希望落空,然后逐渐变成苛责的声音,热爱篮球的他也试着用自己看NBA时的感受来代入。
“有时候我也会说自己喜欢的球星打得不好,也会骂,像杜兰特之一轮输球。但是你要知道最终为你职业生涯负责的是谁就好,对这些声音我其实都已经OK了。”
从小到大,不管在省队还是国家队,参加挑战赛、巡回赛还是戴维斯杯,他都看到并且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球迷对于中国男网的感情。那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绝大多数是热爱,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过于热爱而成为一种负担。
事实上,和已经收获了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2011年法网和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以及多个大满贯女双冠军的中国女网相比,中国男网在发展初期一边备受期待一边受困于基础薄弱以及资金和物质方面的缺乏。身处其中的人们只能依靠着自身的努力摸着石头过河,他们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在一代又一代的选手所开拓出来的缓步前进。
2023年在达拉斯,吴易昺打破了潘兵在1995年潘兵在首尔公开赛上所创造的四强纪录。1995年5月,潘兵还创造了第176位的中国大陆男子选手ATP更高排名——这一纪录一直到2013年5月才被张择以148位的排名解锁。
从潘兵到张择,更佳排名的打破用了18年。此后,中国小伙子们破纪录的速度越来越快。
2016年,吴迪以140的排名再次刷新了这个数字。2019年10月,张之臻凭借单赛季第二个ATP挑战赛冠军来到第139位,打破了吴迪的纪录。2022年10月,张之臻成为首位闯入ATP前100的中国大陆男子球员。2023年2月,他和吴易昺分别排在第91位和97位,ATP积分榜上首次有两位中国大陆男子球员跻身前100。
2023年2月13日,收获达拉斯公开赛的250个积分后,吴易昺将自己的排名提升至58位,再次创造新的历史。
作为世界上商业化程度、职业化程度最强的体育项目之一,网球从来都不只是某一个人的网球,网球中的突破也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突破。对于中国男子网球来说,就更是如此。
当192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侨邱飞海在温网男子单打比赛闯入第二轮时,当1935年印尼华侨许承基首次代表中国征战在戴维斯杯历史上拿下之一盘时,当1990年刘树华等选手为代表的中国队从戴维斯杯亚大区一组附加赛开始打起跻身世界组附加赛时,当夏嘉平、潘兵、孟强华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拿到3枚金牌时,当2016年2月1日吴迪在夏威夷毛伊岛挑战赛夺得职业生涯的首个挑战赛冠军时……一切都是铺垫,都是未来。
尽管在网球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男网既没有像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那么深厚的基础和彪炳的战绩,也没有像日本、印度、泰国、韩国等“邻居”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松冈修造、利安德佩斯、斯里查潘、李亨泽那么多前辈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在一步一步地摸索之中逐渐成长和成熟。
这种成长和成熟来自于个人对于职业网球理解力的提升,来自于对提升自身实力的渴望,来自于训练场上更多的投入,来自于省市国家队、俱乐部、家庭、社会力量的综合投入,也来自于过去十几年间整个职业赛事的金字塔体系在中国的不断完备和基础的不断夯实——每年中国有几十站的ITF级别的赛事和ATP挑战赛、ATP巡回赛,更多的中国选手才有机会通过比赛积累经验、磨练自己。
尽管过去3年因为COVID-19疫情的原因赛事一度停办,但伴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出入境的“解封”,它们正在按部就班地回到国内。即使国内没有比赛,2021和2022年包括吴易昺在内的大量球员也都在世界各地参加ITF、WTA以及ATP的赛事,并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突破。
众所周知,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职业网球从来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只要有希望,就总会有人出现在这座窄窄的独木桥上。
吴易昺就行走在这座桥上,和前辈们一样,他既是突破者,又承担着承前启后的责任——inspire a generation。
过往以及将来,同行的每一个人皆是如此。
现在是:2023年09月22日11时47分08秒